最近在微软实习,有空就读读书,终于把这本书读完了,陆陆续续的看,差不多用了20多天的时间。
费曼真的是爱好广泛啊,没事还参与一下哲学/宗教方面的讨论,当然,在他眼中,这些都是扯淡的玩意。
不过开始讲了很多物理学相关的故事,好吧,很多物理知识我都不记得了,也没有看明白,哈哈。
审书的那个小节,可以看出费曼做什么事情都做到极致。
凡是要他审阅的书,都是从头到位的看完,同时,找出其中的毛病。比如数学定义含糊不清了,科学的书籍有理论错误啦。
而其他的审阅者在书是空白的情况下就打了分,甚至有的看看封面的好坏就能评分,这些人的逻辑是反正要平均他们的分数,不用管这么多。
但是,一个错误的实验做100次,求平均值,就能够得到真实数据吗?显然是不可以的。
费曼的极致让我想到了Knuth,先是写了The 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,感觉排版系统不好用,又沉寂多年潜心搞出了LaTeX。希望老爷子身体健康,也希望他能完成辉煌的七卷本。
最后一个小节,野狐禅科学,讲述了他对科学的理解。这一节是他在某大学的演讲。
想到了我本科做实验的时候,实验数据和理论相符的就留下,不相符的就删除,和书中描述的野狐禅科学的一个方面完全一致啊。一点科学的精神都没有。在他那个时代,也很多科学家是这样做实验的,这样往往忽略了很多本质的东西,掩盖了未知的领域或者是未知的理论。
文章最后,费曼希望听众/读者能够保持正直的心。多好的愿望啊。
通读本书,费曼能够有这么大的成就,和自身的好奇心/求知欲/钻研的精神是分不开的。
其实,我们小时候也有很强的求知欲,也有很强的好奇心。
当买了新的小画书的时候,我们一直看啊一直看。
当买了新的小玩具的时候,我们一直玩,还拆开看。
随着我们长大,教育体制的作用下,我们的好奇心被扼杀,只知道学习书本的标准答案。
慢慢的我们变得人情世故,向着既定的标准化的“人”进化着。
但愿能够吸收费曼先生的精神和灵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