延迟折扣,等待奖励的时间越长,奖励对你来说价值越低。
被奖励蒙蔽双眼。
有限理性:在变得不理性之前,我们都是理性的。在理想状态下,我们非常理性。但当诱惑真实存在的时候,我们的大脑就进入了“搜寻奖励”模式,确保我们不会错过任何奖励。
我们在权衡即时奖励和未来奖励的时候,大脑处理选项的方式相当不一样。即时奖励会激活更古老更原始的奖励系统,刺激相应的多巴胺产生欲望。未来奖励则不太能激活这个奖励系统。
看不到直接奖励会让奖励变得抽象起来,对奖励系统的刺激作用也会减少。
给未来的回报打折时人类的天性,但每个人打的折扣不同。
预见未来的自己
读完这本书不会奇迹般的成为未来的自己。懂得理论是不够的。
我们确实可以相信,未来的自己能做好所有的事。但更典型的情况是,当我们到了未来,理想中的未来的自己却不见了,最后做决定的还是毫无改变的曾经的自己。
未来的自己其实是个陌生人。和陌生人的幸福比起来,我们都会更关心自己的幸福。这是人类的天性。那么,我们会把现在自己的需求置于未来自己的幸福之上,这是合乎逻辑的。为什么要牺牲掉自己的幸福,给陌生人的投资呢?
我们要深刻的认识到:未来自我的连续性。
想想一年后英语好起来,回到外企,transfer到美国,想想就好激动呢,让人感到兴奋,更有动力去完成自己的意志力挑战。要知道,想象未来的自己能增强现在的意志力。
该等待的时候,该屈服的时候
书中的一个例子,一定要在什么时候喝一瓶香槟,让我想到了The big bang theory里面的教授,好可怜。
不能太高瞻远瞩,也不能太鼠目寸光,度。
我们要尽可能的平衡两者,不能太目光短浅,不考虑长远利益,也不能忘记当下的快乐。
当我们思考未来时,我们能预测到未来的自己和想象中的有什么不同。未来的奖励似乎并不那么有诱惑力,所以我们选择了即时的满足感。我们无法预测自己会怎么受到诱惑、怎么被分散注意力,所以我们无法坚定自己的目标。如果我们想作出更明智的决定,就要更好地理解和支持未来的自己。我们还需要记住,为现在的行为承担后果的,看似是未来的自己,实际上还是我们自己。
未来的自己会对我们现在的付出感激不尽。
意志力实验:等待10分钟
对你想要的东西来说,10分或许不太长。但是神经学家发现,10分钟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大脑处理奖励的方式。这10分钟就会让大脑把即使奖励当作是未来奖励。
想要获得一个冷静明智的大脑,我们就需要在所有诱惑面前安排10分钟的等待时间。
如果你的意志力挑战需要“我想要”的力量,你仍旧可以使用这个10分钟法则来克服诱惑和拖延。
另一个方向看这个法则,坚持做10分钟,然后就可以放弃了。当10分钟结束后,你就可以允许自己停下来,不过只要一开始,你就会想继续做下去。
对于商家的诱惑,冷静10分钟很有效,有时候在店里看到那么好的东西,加上商家的诱导,很想买,但是出来转一下,往往会发现自己也没有那么想要。
意志力实验:降低你的折扣率
大部分人都想避免失败。我们确实不想失去已经得到的东西。比起得到50美元的快乐,失去50美元的不快对我们影响更大。
以下方式可以抵抗即时的满足感:
当你收到诱惑做与长期利益相悖的事时,想象一下,这个选择就意味着你为了即时的满足感放弃了更好的长期奖励。
想象你已经得到了长期奖励,想象未来的你正在享受自控的成果。
然后扪心自问,你愿意放弃它,换取你正在诱惑你的短暂快感吗?
理财的体验金,可以很快兑换现金,3万体验金等于10元,也可以换成50块优惠券投资的时候用掉,不过要等一个月。我选择了后者。这和示例并不完全等价,后者多了投资的风险,但是如果你就是要投资的话,两者就一样的。看样子我还是能抵御短期诱惑的,其实仔细想想,一个50,一个10元,就是时间不太一样,在不急着用钱且有闲钱理财的情况下,没有理由选择10元啊。
深入剖析:你在等待未来的自己吗?
你是否在推迟重要的变化或任务,等待自控力更强的未来的自己出现?
想象并描绘未来的自己,很美好。但是如果不从现在开始改变,那个未来的自己是不会出现的。别指望那个更强的自己了,还是脚踏实地的指望现在这个自己吧。
你是不是乐观地让自己承担过多的责任,最后却被不可能的任务打倒了?
有时候会的,给自己很多任务,却完不成或者草草结束,虎头蛇尾。结合之前的理论,先从小事做起,增加自信,一点点改变自己。
你今天有没有不去做什么事,因为明天你会更想去做那件事?
有啊,但是实际上不会的,明天的你和今天的你没啥区别,那么为什么会更想去做一件今天不想做的事情呢。
想要遇见未来的自己,改变,从现在开始,并坚持不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