测试下代码格式化和高亮
1 | int main() |
本文结束。
一点一点前进...
测试下代码格式化和高亮
1 | int main() |
本文结束。
别闹了费曼先生,这本书的后面两章都很长。
这几天抽时间看完了第四章,有很多好玩的事情,但是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教育这一段。
有关教育的话题太深刻,还是先说说有意思的事情。
最后,谈谈教育。
费曼先生描述了巴西当时的教育情况,当然,他教授物理,也只说了这一科学方面的东西。但是,让我这个受中国教育的孩子,压力很大,很多很多问题在我的身上都有着影子,甚至说是一模一样的。
教科书,呆板,按照费曼先生说的,用一个名词去解释另一个名词,学生根本不理解原理或者本质。记得初中刚学物理,那个时候就有光学的法线什么的各种定义,会解题,然后呢?光的相关实验和原理都不知道。本科做了些基础实验,懂了一些。但是有更高深的电磁理论去解释光,这个时候又是只记得一堆定义,不理解,考试就靠些皮毛糊弄过关。
学生上课不提问,这样会浪费别人时间,大家就是做笔记,背笔记。巴西许多年前出现的问题,中国现在也有。印象很深的一件事,在百度等待面试,排后面的一个女生拿出一个本子,上面各种计算机基础的定义,原理,比如死锁的条件1234,数据库的xxx1234。还给另一个同学说,这都是她总结的之前笔试面试不会的题,但是很努力了,还是没进过终面。很多学生就是这样学习的,对于很多方面,我也是这么做的。比如操作系统的进程和线程,就会背书上的区别和联系,然后呢?互斥的各种原理背下来了,又能怎么样,都没有亲手实现或者利用他人的成果做实验。这样学来的东西也就能应付考试吧。
关于兴趣。我们往往都在完成某种特定的任务,而不是真正的对他感兴趣。从别逗了费曼先生书中,可以看出来,费曼在物理理论方面能有这么高的造诣,完全是因为他对物理很感兴趣,做物理研究对他来说就是玩儿,还玩的很投入,很尽兴。感叹我这些年了,到了大三才觉得计算机有兴趣,也不知道能坚持多久,但愿一直有兴趣下去吧。
今天早上打开北邮人论坛,十大中有两个关于考研的帖子,才发现,今天2013年考研的时间。
时光荏苒啊…岁月如梭啊…转眼整整三年过去了有木有…
三年前的这个时候,也是1月的一个周末。
周五那天晚上很晚才睡着,都1,2点了吧,好瞌睡,又带有一点点的兴奋和焦虑,好多种感觉夹杂在一起。早上本来计划7:30起来,结果不到7点就自然醒了,实在是有点亢奋。渐渐听到外面有洗漱的声音了,也就起来洗漱吃饭去考场。坐倒数第二排的位置,感觉还不错。政治的大题一顿胡扯,貌似提前交卷出来了。
中午真的好瞌睡,因为晚上睡得晚起的早。给宿舍一个大五的哥们说,我要是1:30还没有起来记得叫我。我一分钟不到就睡着了,睡得好香好香。那哥们玩WOW到1:35叫我,我立即爬起来前往考场,还是好瞌睡。下午考英语,本来就是我的弱项,还很困,上来做阅读,做到第四篇的时候才清醒过来,唉,前面可是30分的题啊,不管这么多了,继续做后面的题吧。总之感觉考得不好。
第二天精神就好多了,没有那么亢奋,也没有那么激动,焦虑也少了很多。不过在答数学题的时候,还在想如果英语不过线怎么办呢…一直想一直想,没有能百分百的投入考试之中。默默告诉自己,这次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啊。虽然我经常告诉自己,赢在起跑线上又能怎么样呢?关键是要在终点的时候赢得比赛。但是这个不一样,一门不考就彻底完了。坚持一下,胜利不远了。
下午最后一场计算机专业课,刚开始的时候,扫视了一圈:我们左边和最右边走的人不多,中间一个部分,目测大约有10个人没来吧。心想,哈哈,胜算又大了一点哈哈。题目好多好多,还有很多复选题,坑爹啊,硬着头皮做完,交卷。
这个时候,一切都成定数,想再多也没用,就这样吧。
两天后就和傻宝一起坐灰机回家啦。
分不在多,过线就行;名不在前,能上就行。
转眼三年过去了,这三年不算特别努力,不算特别踏实,但是也没有特别荒废什么。研究生的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了。
即将毕业,就要工作了,一个新的开始。希望这次开始,能够坚持开头的劲头,到很久,到很久。
过去几天看了《别闹了,费曼先生》的第二和第三两章,果然是天才级别的人物啊,而且好善意的捉弄别人。
在读博士期间,就做了一个物理理论学方面的报告,来听的是各种大牛啊,什么泡利啦,什么罗素啦,伟大的冯诺依曼,甚至还有爱因斯坦。来得人都闪闪发光,说明年轻的费曼也是闪闪发光啊。
挺爱较真的,和油漆工人争论,费曼说白色加红色只能出现粉色,怎么可能出现黄色呢?除非是油漆有化学变化。很是为之好奇。油漆工去买了油漆做实验,怎么也出现不了黄色。最后才知道,以往他会往里面兑一些黄色。。。
参加了曼哈顿计划。这个太NB了,还用过IBM的电脑,和一堆天才级的科学家一起工作。超赞。
在参加曼哈顿计划期间开锁。看这一段的时候笑死我了,看了两本和开锁有关的书籍,然后去实践。偷偷的把所有人的保险柜的后两个密码记下来,就能很轻松在需要的时候打开别人的保险柜了。最后高潮是一个长官用了先进的保险柜,费曼好奇开锁的那个人,想尽办法获得信任之后询问此事,嗯,结果就是长官使用的默认密码,也就是出厂设置,那个开锁匠就不会什么开锁技术,用的是猜测法搞定的。
这本传记总体说来还是很好看的,轻松诙谐,不过翻译的不是特别好,有些地方不太符合汉语的逻辑和习惯,待改进。不过话说回来,国内翻译的质量确实难找到好的,这和整个行业有关系,不能完全说译者不好。
昨天一口气看了第一章,发现天才小时候就很好学,爱钻研,钻研和思考的精神,真心不是我这菜鸟能比拟的。回忆几个费曼的故事吧,看看我还记得什么有趣的东西。
很小的时候就会修收音机,还弄了自己的小实验室,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,各种计算,各种nb,小小年纪在他们那个地方就算有名气了,人家都知道费曼会修东西。想我小时候什么都不会。。。
自己发明符号,这一点看起来好厉害,自己还推导公式,在去MIT之前就看了很多书籍,不过读不准里面人名的发音。
给一个亲戚开的店打杂,发明了一个切土豆的玩意,一不小心,嗯,手指头被割破了。。。
上大学本科的时候,把别人宿舍的门偷了。先开始装着自己没有偷,后来坦白自己偷了,嗯,没有人相信。这个事情貌似和《思考的乐趣》开篇那个先验概率的故事异曲同工,改天再仔细研究一下这事。
利用物理学知识,把玻璃杯装满水,倒扣在桌子上,如果女服务员收拾被子,水就会洒一身一地的,惹恼了一个服务员。又捉弄另外一个女服务员,一个杯子是空的,让人误以为装了水。哈哈,费曼先生还真是调皮鬼啊。
MIT读本科时,要求修文科类的课程,没有办法,选择了哲学,离科学最近。写作业各种利用科学,各种天马行空。不过,都完成的不错,老师还当堂朗读。有一首打油诗,还很哲理呢。
费曼研究睡觉的时候在想什么,研究那个时候思维是否停止了。想各种办法,做各种实验,实在让我汗颜,我就没有这种精神,也不能说没有吧,不强烈。要向可爱的费曼学习。
说到科学精神,令我最深刻的是,为了向别人证明排尿不是依靠重力,费曼一边倒立,一边排尿…太…囧…了…
刚毕业,没有普林斯顿读研究生之前,去了一个很小的公司(代号C吧)当首席化学科学家。折腾了电镀的东西,貌似还不错的样子。后来曼哈顿的时候,费曼认识了一个人,代号A吧。A之前在欧洲做电镀,说美国有个C公司,很牛,领先他们很多,应该有一个20-50人的化学实验室。后面感觉做不过C,A就放弃了。费曼笑了,因为C就他一个人干活,助理只会帮他洗试管。
脚踏实地的学习,嗯,有大神作为灯塔在指引着我们。
早在本科的时候,就听说了这本书。原因是老师告诉我们,费曼,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,而且写了一个系列的书,讲述物理基本原理的,我们这些学习物理的应该去看看。我承认,本科四年,我只看了第一卷的前三页。昨天,在亚马逊购买了《别逗了费曼先生》这本书,貌似很多年前有另一个翻译版本《别闹了费曼先生》,但是现在已经没有货了,估计也不会再印了。
今天是2012/12/23。世界末日之后,太阳照常升起,应该按照之前的计划开始读书了。作为一个本科学习物理的学生来说,大部分物理学知识已经还给了老师,十分之惭愧啊。从一本物理科学家的传记开始,略表我对物理学的怀念,如果可能,以后有时间买了费曼物理学的三卷本,学习一下,估计也是业余消遣一下,但也无妨我表达一下热爱物理学的心。
读书的旅程自此开始了,抓紧扶手,出发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