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今注今释
下文可以当作阅读陈鼓应的《老子今注今释》的心得体会吧。全文以书本内容为主,增补些许个人感悟。
《老子》一书阐述了老子的哲学观,他的观点主要分成两块,一是对自然、世界本源的思考,二是对人的思考,后者分成两个层次,一是个人,二是统治者。老子关于“道”有很大程度形而上的东西,但是更关注的是人生和政治(更多的是对统治者的期许,或许是他基于那个纷乱的世界的思考)。写这篇文章是想总结一下对自然和世界本源的思考和对个人的思考。因为1)对自然、世界、宇宙的思考是共性问题;2)对人的思考可以作为实际人生的指导。
在开始讨论正文内容前,简单说说我对自然无为的认识。自然是指任何事物都应该顺任事物本身的情状去发展,而不应收到外界的的意志去制约它,所以自然不是指具体的东西,而是形容“自己如此”的状态;同时,老子的自然也不是指“大自然”的自然,也不是小时候学习的“自然课”指的自然。无为,涉及个人的修行,不过更多的讲统治者,从政治角度出发的,不是不为,不做事,而是不妄为,以无为的态度去为。不过时至今日,我个人觉得他这个思想对当今世界的政府的意义有,但是不大了,因为现在的政府要做的事情太多,同时世界的复杂度比古时要大得多得多。
陈鼓应也指出了老子一书的缺点,比如用类比得出结论,水(柔弱)滴石(刚强)穿来说柔弱胜刚强,如果非要举坚硬之物胜于柔弱之物的例子呢?所以这里理解老子本身的内涵就好,不要太钻牛角尖来驳斥一些论述有瑕疵的地方。
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已…… 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长短相形,高下相盈,音声相和,先后相随……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,…… 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功成而弗居……
有了美的观念,也就有了丑的观念。
概念、价值、观念等等判断,都是在对立之中产生的。
圣人做事,依循自然规律而不强做妄为。“不有”“不恃”“弗居”消除占有的冲动,进而消除了争端的根源。
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,外其身而身存。非以其无私邪?故能成其私。
不把自己的意欲摆在前面(“后其身”),不把自己的利害作为优先考虑(“外其身”),这是一种谦让、退藏、收敛的精神,结果反而能得到别人的爱戴(“身先”),成就他的精神生命(“身存”)。圣人处处为他人着想,反而能够成就他的理想生活。
上善若水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……
水,这里用来比喻有德的人,也就是这本书长讲的圣人。水的特点:柔,处于低位(卑下的地方),滋润万物而不与之争。作人也应如此,贡献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,但不和别人争功。
功遂身退,天之道也。
身退并不是退隐江湖,而是收敛、敛藏、不露出。也就是完成功业之后,不把持,不据有,不露锋芒,不咄咄逼人。不是让人成为隐士,只是要人不要膨胀自我。其实老子哲学,没有遁世思想的。
载营魄抱一,能无离乎?
一个健全的生活必须是形体和精神合一而不偏离的。身体、精神都很重要,都要修炼,不要偏爱。
三十辐,共一毂,当其无,有车之用。埏埴以为器,当其无,有器之用。凿户牖以为室,当其无,有室之用。故有之以为利,无之以为用。
有无相生。有与无的统一。俩者相互成就。实物的有,和无配合起来才能产生作用。事物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补充、相互发挥的。
五色令人目盲,五音令人耳聋,五味令人口爽。……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,故去彼取此。
老子这里批判了物欲的生活。为腹,追求内在的宁静恬淡的生活;为目,追求外在的贪欲的生活。一个人越是追求声色,越是疏离自我,心灵日益空虚。要摒弃外界物欲生活的诱惑,持守内心的安足,这样才会更满足、幸福。
宠辱若惊,贵大患若身。…… 吾所以有大患者,为吾有身,及吾无身,吾有何患。……
宠辱若惊。在老子眼里,受宠和受辱对于人的尊严的挫伤是一样的。受辱容易理解,伤了自尊,而受辱,也是剥离了人格的独立完成。受宠的人害怕失去所谓的殊荣,在赐予的人面前,战战兢兢,诚惶诚恐,曲意逢迎,结果就是自我的尊严无形的萎缩下去了。老子直击事物的本质,也有一体两面的矛盾与统一的意味,实在是高。
重视身体要像重视大患一样,防止大患,那么先从贵身,重视自己的身体,开始。老子这里让大家贵身,爱惜自己的身体,这样的人才可能爱他人、爱天下。
致虚极,守静笃。
形容心境原本是空明宁静的状态,只因私欲的活动和外界的干扰,而使得心灵闭塞不安,所以必须时时做“致虚”“守静”的工夫,以恢复心灵的清明。这里的“虚”形容的是心灵空明的境况,喻不带成见。“极”和“笃”意思相同,指的是极度、顶点。
致虚,是心智作用的消解,消解到没有一点心机和成见的地步。一个人运用心机会闭塞明澈的心灵,固执成见会妨碍明晰的认识,所以致虚是要消解心灵的蔽障和厘清混乱的心智活动。
大道废,有仁义;……
大道废止,仁义才显现。鱼在水中,不会觉得水的重要;人在空气中,不觉得空气的重要;大道兴隆,仁义行于其中,自然不觉得有必要倡导仁义。等到崇尚仁义的时代,说明社会已经不再纯厚了。某种的德行的表彰是由于缺少的缘故。
但是老子想象中的社会和现实社会差距挺大的,所以还是需要表彰德行,作为楷模。
俗人昭昭,我独昏昏。俗人察察,我独闷闷。澹兮其若海;飂兮若无止。众人皆有以,而我独顽且鄙。我独异于人,而贵食母。
老子在生活态度上,和世俗价值取向是不同的:世俗的人,熙熙攘攘,纵情于声色货利;老子则甘守淡泊,澹然无系,但求精神的提升。我等凡人也应如此。
曲则全,枉则直,洼则盈,敝则新,少则得,多则惑。是以圣人执一为天下式。不自见,故明;不自是,故彰,不自伐,故有功;不自矜,故长。夫唯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。……
常人所见事物的表象,不能看到事物的里层。老子以其丰富的生活经验所透出的智慧,来观照现实世界中种种事物的活动。一、事物常在对待关系中产生,对事物的两端都能加以彻察。二、从正面去透视负面的意义,对于负面意义的把握,更能显现处正面的内涵。三、所谓正面与负面,并不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,它们经常是一种依存的关系,甚至于经常是浮面与根底的关系。
圣人不自我炫耀,不自以为是,不自夸,不矜恃,反而能够得到美名,能够长久。
你不和其他人争,天下就没人能和你争。这真是太有道理了!很多的不快乐、不幸福来源于争而不得,不争,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,就算别人想和你争也没有用。淡然处之才是王道啊。
企者不立,跨者不行。
踮着脚跟站不稳,跨步前行走不远。这就是自见、自伐、自矜的譬喻。这些轻躁的举动都是反自然的行径,短暂而不能持久的。
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
自然,自然而然。宇宙有四大,道,天,地,人。这四者都自然而行。道法自然,道以自然为归,道的本性就是自然。
自然这个概念是老子哲学的核心,基本精神。
故善人者,不善人之师;不善人者,善人之资。不贵其师,不爱其资,虽智大迷,是谓要妙。
这里不仅仅讲到“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”,更重要的是说善人要主动劝勉他人。有道者,无弃人无弃物的心怀。对于善人和不善人,都加以善待。特别是对于不善的人,并不因其不善而鄙弃他,一方面要劝勉他,诱导他,令一方面也可给善人作一个借鉴。
知其雄,守其雌,为天下溪。
在雄雌的对立之中,对于“雄”的一面有透彻的了解,而后处于“雌”的一方。“守雌”的“守”,不是退缩或者回避的意思,而是含有主宰性在里面,它不仅执持“雄”的一面,也可以运用“雄”的一方。“知雄守雌”实为居于最恰切妥当的地方而对于全面境况的掌握。
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胜人者有力,自胜者强。知足者富。强行者有志。不失其所者久。死而不亡者寿。
这一章讲个人修养与自我建立。一个能“自知”“自胜”“自足”“强行”的人,要在省视自己,坚定自己,克制自己,并且矢志力行,这样才能进一步的开展他的精神生命与思想生命。在老子看来,知人、胜人固然重要,但自知、自胜尤为重要。
衣养万物而不为主…
借道来阐扬顺任自然而“不为主”的精神。回到个人,就算有了点功绩、作为、成就,也不应该占为己有、加以主宰。
将欲歙之,必固张之;将欲弱之,必固强之;将欲废之,必固举之;将欲取之,必固予之。
事物的发展过程中,张开来是闭合的一种征兆。事物在不断对立转化的状态,当事物发展到某一个极限的时候,它必然会向相反的方向运转,即“物极必反”“势强必弱”。在老子看来,看似柔弱的东西,含藏内敛,往往富有韧性;而看起来刚强的东西,彰显外溢,往往暴露而不能持久。守虚,守柔,守辱,守雌,看似在弱的一方,但往往能够坚持到最后,能够长久。
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;下德不失德,是以无德。上德无为而无以为;[下德无为而有以为]。上仁为之而无以为;上义为之而有以为。上礼为之而莫之应,则攘臂而扔之。故失道而后德,失德面后仁,失仁而后义,失义而后礼。
老子从居心上来分“道”“德”“仁”“义”“礼”这几个层次。无形无迹的道显现于物或作用于物是为德。道为体,德是用,这两者的关系是不能分离的。老子又将德分为上下:上德是无心的流露,下德则有了居心。“仁义”从下德产生,属于有心的作为,已经不是自然流露了。到了礼,就注入了勉强的部分,礼失而后法,人的内在精神全然被斫伤。
一方面批判礼对于人性的拘束,令一方面向往于道的境地——自然流露而不受外在制约的境地。
反者道之动;弱者道之用。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。
这里的“有”,是指行上之“道”的实存性。
反,蕴含了老子哲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:相反对立和循环往复。
弱者道之用,道创生万物辅助万物的时候,万物并没有外力降临的感觉,道在运行时并不带压力感给万物。
“无”“有”是道产生天地万物时由无形向有形的活动过程。
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
道是独立无偶的(道生一),混沌未分的统一体蕴含着有无的两面(一生二),由无形向有形发展则是有无相生的形成新体(二生三),万物都是在这种有无相生的状况中产生的(三生万物)。
混而为一的道,是独立无偶、绝缘对立的。用“一”来形容道向下落实一层的未分的状态。浑沦不分的道,实已禀赋阴阳两气。“二”就是到所禀赋的阴阳两气,而这阴阳两气就是构成万物最基本的原质。道向下落渐趋于分化,则阴阳两气的活动亦渐趋于频繁。“三”指阴阳两气互相激荡而形成的适均的状态,每个新的和谐体就在这种状态中产生出来。
不出户,知天下;不窥牖,见天道。其出弥远,其知弥少。
老子特重视内在直观自省。他认为我们的心思如果一味向外奔驰将会使思虑纷杂,精神散乱。一个轻浮躁动的心灵,自然无法明澈地透视外界事物,所以老子说:“出其弥远,其知弥少”。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依循着某种规律运行着,掌握着这种规律(或原则),当可洞察事物的真情实况。我们应该透过自我修养的工夫,作内观返照,清除心灵的蔽障,以本明的智慧,虚静的心境,去览照外物,去了解外物运行的规律。
为学日益,为道日损,损之又损,以至于无为。无为而无不为。
“为学”就是求对于外物的知识。知识要积累,越多越好,所以要“日益”。“为道”是求对于道的体会。
日损,指的是欲望等;日益,指的是积累知识。二者并不矛盾。
“为学”是求外在的经验知识,经验知识愈累积愈增多。“为道”是摒除偏执妄见、开阔心胸视野以把握事物的本根,提升精神境界。既需“为学”,尤要“为道”。
天下有始,以为天下母。既得其母,以知其子;既知其子,复守其母,没身不殆。…
要从万象中追寻根源,去把握原则。要不可一味的奔逐物欲。肆意奔逐的结果必将迷失自我。在认识的过程中,要去除私欲与妄见的蔽障,内视本明的智慧,而以明澈的智慧之光,览照外物,当可明察事理。
善建者不拔,善抱者不脱,子孙以祭祀不辍。修之于身,其德乃真;修之于家,其德乃余;修之于乡,其德乃长;修之于邦,其德乃丰;修之于天下,其德乃普。
“修身”犹如巩固根基,是建立自我与处人治世的几点。由治身到治国的范围内,修德都是很重要的。这里的身、家、乡、国、天下,是发挥影响力、发挥德、发挥能力的推衍过程,也颇具道理,与儒家等各家观点略有差异。
塞其兑,闭其门;挫其锐,解其纷;和其光,同其尘,是谓玄同。
理想中的人格形态是“挫锐”“解纷”“和光”“同尘”,而达到“玄同”的最高境界。玄同的境界是消除个我的固蔽,化除一切的封闭隔阂,超越与世俗褊狭的人伦关系之局限,以开豁的心胸与无所偏的心境去待一切人物。
祸兮,福之所倚;福兮,祸之所伏。
不知这是第几次提及,老子描述矛盾统一的规律。这种观察事物的辨证方法,是其哲学上的最大成就。一切事物都在对立的情况中反复交变,这种反复交变的转化过程是无尽止的。这种循环倚伏之理,常令人迷惑不解。这里老子告诉我们,观察事物,不可停留在表面,应从显相中透视里层,作全面的了解。
老子的智慧让我们拉开了观察事物的视野,使我们能够拔于现实环境的局限,使我们不致为眼前的困境所陷住,也使我们不致为当下的心境所执迷。
治人事天,莫若啬。
老子提出“啬”这个观念,并非专指财物上的,乃是特重精神上的。我理解也可以包含身心这层含义,介于财务和精神俩者之间。“啬”即是培蓄能量,厚藏根基,充实生命力。
为无事,事无事,味无味。… 是以圣人犹难之,故终无难矣。
为无为,以无为的态度去作为,立身处事应依客观情况而为之,不宜主观强制地妄为。 面临细易的事情,却不可掉以轻心。“难之”是一种慎重的态度,缜密周思,细心而为。
古之善为道者,非以明民,将以愚之。
这里并没有愚民政策的意思。“愚”乃是真朴的意思。希望人民能够真朴,统治者先应真朴。有道的人,不会教人民精明、精巧。
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,以其善下之,故能为百谷王。
用江海来比喻人的处下居后,不争,亦以江海象征人的包容大度。
我有三宝,持而保之。一曰慈,二曰俭,三曰不敢为天下先。
三宝:慈,爱心加上同情心,这是人类友好相处的基本动力;俭,含藏培蓄,不肆为,不奢靡,与“啬”相同;不敢为天下先,谦让,不争。
知不知,尚矣;不知知,病也。圣人不病,以其病病。夫唯病病,是以不病。
不知的态度很重要。有些人只看到事物的表层,便以为洞悉事物的真相;或一知半解,强不知以为知。这在求知的态度上,欠缺真诚,所以说犯了谬妄的“病”(缺点)。有道的人之所以不被视为谬妄,是由于他能不断地做自觉和自省的工作,能恳切的探寻“不知”的原因和根由,在不了解一件事情之前,也不轻易断言。在求知的过程中,能做到心智上的真诚。
人要有自知之明,并诚实地检视自己,以求自我改进。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
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,自爱不自贵。故去彼取此。
圣人,有道的人,但求自知,不自我表扬;但求自爱,不自显高贵。
天之道,不争而善胜,不应而善应,不召而自来,繟然而善谋。
自然规律是柔弱不争,人的行为应该取法于自然规律而不要刚强好斗。
夫唯无以生为者,是贤于贵生。
不把厚生奢侈作为追求目标,不贵生,就是要能接受恬淡的生活。在老子看来,清静恬淡的人要胜过奉养奢厚的人。
故坚强者死之徒,柔弱者生之徒。… 强大处下,柔弱处上。
强悍的东西易失去生机,柔韧的东西充满着生机。这是从事物的内在发展状况来说明的。若从它们的外在表现上来说,坚强者之所以属于死之徒,乃是因为它的显露突出,所以当外力冲击时,便首当其中了;才能外露,容易招忌而遭致掊击,这正如高大的树木容易引来砍伐。人为的祸患如此,自然的灾难亦莫不然狂风吹刮,高大的树木往往被摧折。小草由于它的柔软,反而可以迎风招展。
天之道,损有余而补不足。人之道,则不然,损不足以奉有余。孰能有余以奉天下,唯有道者。
社会规则往往是极不公平的,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,多少富贵人家不劳而获,多少权势人物苛敛榨取,社会上处处可以看到柔弱强食的情形,损不足以奉有余。自然界的规律是损有余而补不足,保持均平调和的原则。在老子看来,社会的规则应该取法自然的规则,均平调和,达到和谐,这也是人道取法天道的意义。不过这期望是难以实现的,古今中外,无不如此。
天道无亲,常与善人。
天道无亲,和天地不仁一样,没有偏爱,都是非情的自然观。人的心里常有“移情作用”,心情开朗时,觉得花草树木都在点头微笑;心情郁闷时,觉得山河大地都在哀思悲愁,这就是将人的主观情感投射给外物,把宇宙加以人情化的缘故。老子的观点是说自然的规律是没有偏爱的感情的,都是自然现象而不是某种感情好恶的结果。 常与善人并不是说人格化了天道去帮助善人,偏爱善人,而是善人之所以得助,是他得道,自为的结果。
信言不美,美言不信。善者不辩,辩者不善。知者不博,博者不知。圣人不积,既以为人己愈有,既以与人己愈多。天之道,利而不害。人之道,为而不争。
全书最后一章,字字珠玑,可以作为人的行为的最高准则。前三句说人要信实,讷言,专精。后面四句勉励人要利民而不争。
信实的话,朴直,不华美。
善者的言论,止于理,符于实,不必立辞巧说;善者的行为,真诚不妄,正直不欺,不必自作辩解。
“一事不知,儒者之耻”的时代已经过去了。以博学自居的人,对于任何一门学问,往往只是略知皮毛罢了。这里我个人理解是,博学,广泛涉猎,也很重要,但不应该自居于博学,同时,更重要的,应该深入精进某些领域,真正进入知识的门墙。
不断的帮助别人,不私自占有,会更充实,会获取的更多。
在老子看来,世界的纷乱,源于人类的相争——争名,争利,争功… 无一不在伸展私己的意欲,无一不在竞逐争夺。老子的不争,并不是自我放弃,消沉颓唐,要去为,顺着自然的情状去发挥人的努力,努力所得的成果,不必占为己有。这种贡献他人而不和他人争夺功名的精神,是一种伟大的道德行为。
知易行难,共勉!